联系客服发布特产名希特产网福建特产 [切换城市]
名希特产网
特产首页 小吃大全 饮食礼仪 各地特产 健康饮食
  • 米冻蜂
  • 米冻蜂
  • 大米加水浸泡磨成浆后,掺入少许食用碱,放到热锅里搅拌成浆糊状。再将稀浆放米筛上,筛到装有清水的桶或盆里,变为许多蜜蜂大小的粒子
  • 关注:253
  • 脱始漆器
  • 脱始漆器
  • 脱始漆器的制作方法分为脱胎和木胎两种。脱胎是以泥土、石膏、木模等为产品的坯胎,然后用夏布(麻布)或绸布和生漆在坯胎上逐层裱褙上去
  • 关注:253
  • 平和夫人李
  • 平和夫人李
  • 平和夫人李是福建漳州平和的特产。
  • 关注:253
  • 兰竹荔枝
  • 兰竹荔枝
  • 兰竹荔枝,简称兰竹,是荔枝的一个品种。这个品种在福建省荔枝产区均有种植,主要分布在漳州市一带。在龙海市九湖镇,该品种种植面积较
  • 关注:253
  • 漳州芦柑
  • 漳州芦柑
  • 地域范围 漳州市九龙江出海口区域的长泰、龙海、南靖、平和、漳浦5个县区的海拔200米以下的低丘陵红沙壤地带 特定品质 漳州芦
  • 关注:253
  • 白石芦笋
  • 白石芦笋
  • 佛昙镇大白石村(万亩)产地芦笋,具有株梃、色白、肉嫩、味香等独特优点,除制作罐头外,是名贵的蔬菜,食之清爽可口,被誉为“龙须菜
  • 关注:253
  • 福建泥蚶
  • 福建泥蚶
  • 福建泥蚶:因栖息于浅海软泥滩中而得名。主产于云霄、东山、漳浦、连江、宁德、福鼎等县沿海,尤以云霄县的漳江湾海区,所产泥蚶体大肉
  • 关注:253
  • 南靖巴戟
  • 金定鸭
  • 金定鸭
  • 金定鸭:原产于金定村。为蛋用型传统地方良种。肉味鲜美,具有清凉滋补之功效,为夏季营养佳品。
  • 关注:253
  • 天宝香蕉
  • 天宝香蕉
  • 天宝蕉:产于天宝镇,有700多年栽培历史,果肉营养丰富,皮薄、味香、汁甜、肉软、果心小为特色。
  • 关注:253
  • 武夷红茶
  • 武夷红茶
  • 传闻中,在17世纪的英国,女王每天早晨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冲泡一杯“正山小种”红茶。英文单词中“bohea”指的就是“武夷红茶”。
  • 关注:253
  • 松溪民间版画
  • 松溪民间版画
  • 松溪县位于福建省北部,北纬27°24′-27°51,东经118°33′-118°55′。总面积1043平方千米。户籍人口16.0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2.6万
  • 关注:253
  • 南平香螺
  • 南平香螺
  • 南平吃螺的方法:要有一点技巧,并一点也不文雅,用食指和姆指把螺的尾部放进嘴边,先吸出其汁,顺带一吮,把螺尾肉用力一拉,这叫“欲
  • 关注:253
  • 宣和雪薯
  • 宣和雪薯
  • 宣和乡前进淮山种植专业合作社申请的“宣和雪薯”获农业部第三批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这是继“文亨红衣花生”后又一个获得该项殊荣的连
  • 关注:253
  • 古田炸粿
  • 古田炸粿
  • 用熟芋头泥和地瓜粉制作成三角形,用油炸成金黄色,古田人一般用作早点或街边零食。
  • 关注:253
  • 古田粽子
  • 古田粽子
  • 端午节一到,古田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古田粽子,棱角分明,不大不小,既好看又好吃。古田的粽子有甜粽、豆沙馅粽、肉粽等,甜粽和豆沙
  • 关注:253
  • 魔芋粉条
  • 魔芋粉条
  • 魔芋粉条 淀粉(豆类、米类)59-99份,魔芋精粉0.1-40份,盐0.4-0.8份,明矾0.2-0.4份,其加工步骤是:首
  • 关注:253
  • 屏南米烧兔
  • 屏南米烧兔
  • 屏南米烧兔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被核准注册,实现了屏南县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零的突破。这也意味着屏南米烧兔这一土生土长的乡村美食登上大雅
  • 关注:253
  • 柘荣太子参
  • 柘荣太子参
  • 太子参为石竹科植物孩儿参。干燥块根。主要产于福建、江苏、山东、安徽等地。其中以福建柘荣县产的太子参最为出名。一九八五年正式列收
  • 关注:253
  • 北葱焖羊肉
  • 北葱焖羊肉
  • 羊脯500克,大葱200克(或用葱代替),八角1粒,草果1粒,南姜2大片拍松(或用姜代替),腩排骨300克,切成2块,生粉适量,用酒1/2汤匙、
  • 关注:252
  • 宁化地瓜粉
  • 宁化地瓜粉
  • 番薯粉也叫地瓜粉,它是由蕃薯淀粉等所制成的粉末,一般地瓜粉呈颗粒状,有粗粒和细粒两种,通常家中购买以粗粒地瓜粉为佳。地瓜粉与太
  • 关注:252
  • 积善海棠石砚
  • 德化淮山
  • 德化淮山
  • 福建 德化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德化县龙浔镇、浔中镇、雷峰镇、盖德镇、三班镇、上涌镇等18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17°55′00″~118°3
  • 关注:252
  • 泉州刺绣
  • 泉州刺绣
  • 泉州刺绣 泉州专业刺绣肇始何时,史无明载,难于确断。但知有一种精巧的“高浮绣”,与唐时“蹙金绣”工艺相同。可见泉州刺绣工艺很
  • 关注:252
  • 玉斗坑子口香茶
  • 玉斗坑子口香茶
  • 玉斗坑子口香茶 永春县的玉斗坑子口是香茶的多产地。通常制作香茶时,应先将茯砖茶敲碎成小块状。同时,在长颈壶内加水七、八分满加
  • 关注:252
  • 鲷鱼
  • 鲷鱼
  • 鲷鱼 鲷鱼又名加吉鱼,是东山县的水产之一。 这些欧洲的鲤科鱼类主要都是底食泥鱼。鲷鱼广泛地分布于止水、运河及流速缓慢的深河
  • 关注:252
  • 浦城桂花
  • 浦城桂花
  • 闽北,以桂花为县花的浦城,是“金粟世界。”有着桂花文化的历史古邑,2007年还 被授予全国的“桂花之乡”。山城人广种桂花树,以桂
  • 关注:252
  • 湛卢宝剑
  • 湛卢宝剑
  • 湛卢,欧冶子所铸,五大盖世名剑之首。《辞海》载:“湛卢山位于福建北部松溪县境内,山高岭峻,四季雾凝,相传为春秋时欧冶子铸剑处,
  • 关注:252
  • 饴仔
  • 饴仔
  • 是七月半鬼节制作的节祭。用稠米浆为皮,馅有甜咸两味,外面用芭蕉芋叶包成长方形。清香可口。鼠曲祭、饴仔等节令食品,可增加节日的欢
  • 关注:252
  • 永定美蕉
  • 永定美蕉
  • 美蕉是永定县六大特色产业之一,上金村是该县美蕉生产主产区。2006年8月上金村美蕉注册“古木督”商标,并获“绿色食品”标志认证。20
  • 关注:252
  • 永定红柿
  • 永定红柿
  • 定红柿是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的特产。永定红柿呈扁圆形,少核或无核;果实外观鲜红艳丽,肉嫩汁稠味甜如馅,清甜爽口。永定红柿为国家农
  • 关注:252
  • 客家白斩鸡
  • 客家白斩鸡
  • 客家白斩鸡的入闽时间似乎应该定在西晋末的永嘉二年(公元308年),当时正是中原士族大逃亡的又一波高潮,蜂拥入闽者主要有林、陈、黄
  • 关注:252
  • 古田竹荪
  • 古田竹荪
  • 竹荪学名dictyophoraindusiata(vent.expers)fisch,俗名有竹参、竹笙、面纱菌、网纱菌、竹姑娘。
  • 关注:252
  • 红曲丹曲宝
  • 红曲丹曲宝
  • 对血脂高,甘油三酯偏高,胆固醇偏高,低密度脂蛋白偏高,有着立杆见影的结果,,有着超出你的想象的结果。。
  • 关注:251
  • 花茶
  • 花茶
  • 花茶 花茶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叫放肆情人。它由洛神,橘橙,玫瑰果,苹果肉等干果调配而成,有美容养颜的功效,口味酸甜是女士饮用的首
  • 关注:251
  • 大田兔肉
  • 大田兔肉
  • 大田肉兔,福建省大田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大田肉兔.以体型健壮结实,清秀紧凑,黑毛、黑皮、黑眼、黑耳、黑爪等“五黑”而
  • 关注:251
  • 沙县小吃
  • 诏安苦丁茶
  • 诏安苦丁茶
  • 三百五十年前,诏安县秀篆镇、霞葛镇、官陂镇三镇交界,海拔一千多米的犁壁石高山谷,有野生大茶树多株。该茶树长在山坑泉水边,繁枝绕
  • 关注:251
  • 诏安县双华李
  • 走马塘芦柑
  • 福建砂仁
  • 小瓜子
  • 小瓜子
  • 小瓜子 邵武小瓜子一头溜圆一头尖,中心鼓起,壳儿黑亮且薄,仁儿厚而白。打籽西瓜具有个小(一般1.5公斤左右)、花皮油亮且薄、产
  • 关注:251
  • 脚跟糍
  • 脚跟糍
  • 脚跟糍 脚跟糍状如脚跟,色金黄,味香,是邵武人十分喜欢的小吃。
  • 关注:251
  • 南平香菇
  • 南平香菇
  • 香菇亦称香蕈、香菌,是食用菌中的珍品,人工载培历史已有1000多年。《吕氏春秋》和《本草纲目》均谈到香菇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
  • 关注:251
  • 顺昌芦柑
  • 顺昌芦柑
  • 顺昌芦柑果形扁圆形或高扁圆形,单果重125~150g,果色橙黄、皮薄细腻,油胞光亮,肉质脆嫩、化渣,风味浓,甜酸适口,可溶性固形物达
  • 关注:251
  • 武夷西鱼
  • 武夷西鱼
  • 西鱼指武夷山市西路的洋庄乡区域河流,尤其是在西际、坑口支流中的河鱼。烹调鲜鱼时不用加食油或其他佐料,下几粒食盐即可,吃起来肉嫩
  • 关注:251
  • 松溪大理石仿古家具
  • 麒麟脱胎
  • 麒麟脱胎
  • 客家菜中有一道菜叫“麒麟脱胎”,听菜名就够玄的。千万别以为真有“麒麟”给你吃,如果确有这种四不象的动物,也该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 关注:251
  • 八宝书包鱼
  • 八宝书包鱼
  • 八宝书包鱼是福州传统名菜。八宝即鸡肉、鸭肝、鸡肫、火腿、天苔、猪肚、猪脑、干贝。此菜外皮以蛋清煎成两张圆薄片,包内用两张鲳鱼片
  • 关注:250
  • 蕨须包
  • 蕨须包
  • 蕨须包 它是清流县风味食点。制法:将煮熟的菜芋去皮后捣烂,与蕨粉(地瓜粉、木薯粉)揉和,以水粘手即可捏造成薄胚,馅则因料而异
  • 关注:250
福建特产排行
特产专题
特产排行青椒虾皮平菇狮子头文蛤油桃水煎包大包老酒山楂馍馍饸饹炸糕酥鱼鸡块油旋粗布素菜面塑
回顶部名希特产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