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农萨能奶山羊
 
-   一、西农萨能奶山羊特性
   产地:中国陕西武功。
   特点:莎能奶山羊具有奶畜特有的楔形体形,体格高大,细致紧凑。成年公
 - 关注:270
 
 
  
- 汤房红提葡萄
 
-   汤房红提葡萄是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昭陵社区汤房村的特产。汤房村红提葡萄穗形整、颗粒大、硬度好,含糖量高,营养丰富,耐贮存,耐
 - 关注:268
 
 
  
- 麻什
 
-   麻什又叫“猫耳朵”,旬邑地方小吃。麻什的做法简单,先将和好的麦面醒20分钟后,擀成1厘米厚的面饼。然后,切成约1.5厘米宽的面条
 - 关注:268
 
 
  
- 乾县红提葡萄
 
-   乾县红提葡萄
  乾县红提葡萄是继苹果、梨、柿子、桃之后的一个主栽果品。1999年引入乾县,因其粒大、肉脆、味甜、耐贮运、
 
 - 关注:268
 
 
  
- 御石榴
 
-   御石榴是陕西乾县、礼泉一带种植。果实圆球形,极大,单果平均重750克,最大果重1500克。果面光洁,底色黄白,阳面浓红色,果皮厚
 - 关注:268
 
 
  
- 凤翔腊驴肉
 
-   凤翔腊驴肉是凤翔久负胜名的传统肉食品名特产。创制于清代咸丰年间。传说清末时期有位姓苏名石娃的,当时制作的腊驴肉以其特色远近
 - 关注:268
 
 
  
- 水豆腐
 
-   豆腐在长武有一种特殊吃法,就是将豆腐点好后连汤食用,这就是长武有名的水豆腐。制作时将黄豆打成豆浆、滤渣,烧煎后用石膏等点制
 - 关注:268
 
 
  
- 蘑菇窝窝面
 
-   面团切丁,揿成窝窝形;山海参、鱿鱼、干贝、口蘑、海米等制汤煮熟而食。色泽绚丽,鲜香味醇。创始于清道光年间
 - 关注:268
 
 
  
- 秦都秦椒
 
-   亦称“秦椒”,属本县特产,有辣味浓烈、皱纹均匀、角型修长、色泽鲜红,入汤不沉等特点。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记载,年行销外地
 - 关注:268
 
 
  
- 彬州麻花
 
-   彬县地方风味特色食品,彬县一品鲜饭店小吃名点。彬州麻花是在地方名优食品的基础上,吸收了全国各地同类产品的优点,经过三年反复
 - 关注:268
 
 
  
- 香菇烧麦
 
-   彬县地方风味小吃。彬县烧麦,历史悠久,属全国北派。50年代,彬县十字街口每到傍晚,有作为夜宵的提篮小卖烧麦。60年代至70年代无
 - 关注:268
 
 
  
- 咸阳三原北坡红石榴
 
-   三原北坡红石榴是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鲁桥镇北坡村的特产。北坡红石榴产地独特,种植历史悠久。生长的石榴个大、色红、甜度好,很受
 - 关注:267
 
 
  
- 牛羊肉泡馍
 
-   秦风楼清真牛羊肉泡馍制作考究,以肉烂、汤香、味美、无疆腥、油而不腻而受到当地群众和过往客人的称赞,被称为"西兰路上一枝花
 - 关注:267
 
 
  
- 沙棘酱
 
-   淳化县地北部甘泉山系及南部仲山,沙棘资源丰富。入秋遍山沙棘枸红,圆珠晶莹,含津欲滴。1985年始用沙棘试制成沙棘原汁,沙棘晶,
 - 关注:267
 
 
  
- 咸阳小磨香油
 
-   三原小磨香油,始自清代,距今约三百年历史。三原小磨香油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不但能促进人们的食欲,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还含
 - 关注:266
 
 
  
- 长武酥梨
 
-     长武特产酥梨:长武县河滩地带盛产酥梨,单果平均重300克,最大可达800-1000克以上。成熟后色泽金黄,果型美观,酥脆可口,皮
 - 关注:266
 
 
  
- 关中驴
 
-   是中国著名的大型驴品种之一。原产陕西关中平原。其毛多为黑色,也有栗色或灰色的。口、鼻、眼圈及腹下部白色。关中驴格高大,身体
 - 关注:266
 
 
  
- 武功烟叶
 
-   武功烟叶种植及烤制加工技术,始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民国期间,上下塬均有种植,多以自食为主。建国后,苏坊、游风、武功镇成
 - 关注:266
 
 
  
- 西安荠菜春卷
 
-   荠菜春卷以其皮薄如蝉翼,透明而酥脆,馅料带春荠的鲜香,得到人们的青睐,是西安传统名小吃。荠菜春卷是由唐代的春盘宋代的演变而
 - 关注:266
 
 
  
- 秦都大蒜
 
-   建国前,境内种有生产蒜苗或早蒜苔的当地豁蒜及蔡家坡紫皮豁蒜,以自食为主,零星种植,一年一料。建国后,由于坚持“以粮为纲”的
 - 关注:266
 
 
  
- 云云馍和干馍
 
-     云云馍和干馍是本县两种民间古老食品。均以精粉、植物油、鸡蛋、白糖等原料掺揉烘烙而成。云云摸扇形两头反卷似朵朵白云;干馍
 - 关注:266
 
 
  
- 淳化荞面饸饹
 
-   特定品质
    淳化特产饸饹是淳化县民间传统手工技艺荞面饸饹制作工艺,被列入咸阳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淳化县荞面饸
 - 关注:265
 
 
  
- 方师酱汁猪蹄
 
-   彬县地方特色肉食品。方师酱汁猪蹄是由原肉食公司职工方双俊经过多年苦心钻研,选用独特配方,采用陈年老汤精心制成的肉食制品。方
 - 关注:265
 
 
  
- 旬邑荞面
 
-   荞面,即荞麦脱壳去皮磨成的面粉。过去人们把它作为杂粮,一般很少食用,但如今随着经济的繁荣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步步提高,荞面
 - 关注:264
 
 
  
- 酸汤挂面
 
-   乾县挂面采用上乘精粉,加盐水和成面团,人工反复揉搓成长蛇状的大条,压在瓷缸内“回性”两晌,再将大条分成小条,挂在竹竿搭成的
 - 关注:264
 
 
  
- 武功镇旗花面
 
-   武功镇起花面是一种面食。选用精粉制作,面条细而长,以大肉、鸡肉婉汤,蛋饼、黄花、葱白为佐料,酸味出头,是当地群众的一种传统
 - 关注:264
 
 
  
- 漠西大葱
 
-   漠西大葱
  近几年,漠西社区因地制宜,积极发展露地大葱,从一两村逐步发展为全乡特色产业。大葱品种也越来越多,现有中华巨葱
 - 关注:263
 
 
  
- 荞麦面
 
-   荞麦是旬邑主产秋杂粮之一,子粒果实为三菱形状,皮色为黑色或银灰色,与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木耳合称“黑五类”食品。荞麦面营
 - 关注:263
 
 
  
- 武功大锅盔
 
-   武功大锅盔,不是一般见到的那种,厚有10多公分,大就是看锅的大小了,一般直径约为50公分。
   色泽金黄,酥脆鲜香,经久耐放
 - 关注:263
 
 
  
- 广杏
 
-   广杏为沿乾县漠谷河一带特产,据传明代乾州人宋钦在福建做佥事时回乡,路经广东,带回优良杏枝,嫁接而成,故名“广杏”。广杏个大
 - 关注:263
 
 
  
- 永寿油汤面
 
-   油汤面制作方法如下:用纯菜油炒五花肉,加适量姜末、十全大料、盐、醋制成躁子;用菜油炒金针、木耳、蒜苗,加调料制成底料;将盐
 - 关注:263
 
 
  
- 马栏土豆干饭
 
-   马栏土豆干饭是一种很特别的美食做法,把面和土豆两者合为一体的简便吃法。
  土豆干饭的主要食材是马栏土豆,先把土豆洗净,去
 - 关注:262
 
 
  
- 陈家酱汁肘子
 
-    彬县地方风味特色肉食品。陈家酱汁肘子是陈家酱肉坊的代表名吃。研制人陈健民1979年入伍后,在部队从事炊事工作期间取得国家二级
 - 关注:262
 
 
  
- 桑镇大通坊香椿
 
-   桑镇大通坊村共有耕地1150亩,传统种植以小麦、玉米为主,辣椒、大蒜为辅,生产效益不高,农民增收缓慢。经过多方考察论证,在调整
 - 关注:262
 
 
  
- 扯莲
 
-   在旬邑有一种常见的蔬菜,方言叫扯莲,初见,你可能还不知是什么、怎么吃。其实,它的学名叫球茎甘蓝,是甘蓝的一种。是介于大头菜
 - 关注:261
 
 
  
- 老王家醪糟
 
-   兴平老王家醪糟,作为地方特产,在兴平独树一帜,清乾隆时期就闻名于世,解放前位于兴平城区西大街郝家巷西边,为兴平老城区绝活之
 - 关注:261
 
 
  
- 咸阳武功猕猴桃
 
-   武功猕猴桃是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的特产。猕猴桃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开始在南仁的曹店村及小村的薛村种植,当时主要以“秦美”为主
 - 关注:261
 
 
  
- 长武烧鸡
 
-   长武烧鸡色泽鲜亮,肉质细烂,味道香美,为长武名吃,深受人们的欢迎。地道的长武烧鸡需宰鲜嫩肥鸡,以陈年原汁鸡汤卤煮,及时下酱
 - 关注:261
 
 
  
- 永寿热镜糕
 
-   永寿热镜糕的特点是色泽白亮如镜,棉软香甜。
  热镜糕制作方法如下:选用上等优质糯米,剔除杂质,洗净泡软,拌以白糖、蜂蜜、
 - 关注:261
 
 
  
- 泡泡油糕
 
-    泡泡油糕是陕西三原县很有名气的汉族传统小吃,其渊源可上溯至唐代韦巨源的烧尾宴名点“见风消”油洁饼。馅是用白糖、黄桂、玫瑰
 - 关注:261
 
 
  
- 乾县豆腐脑
 
-     乾县豆腐脑黄豆制品。色白洁净,鲜嫩柔软,翻而不散,摺而不断,搅而不碎,加之调料讲究,味香可口
乾县豆腐脑采用颗圆子饱
 - 关注:261
 
 
  
- 花马蔬菜
 
- 近年来,陕西省泾阳县立足资源优势,狠抓蔬菜产业,按照县“一村一品”发展规划要求,因地制宜推进“一村一品”,加快培育特色产业,突
 - 关注:260
 
 
  
- 荏油
 
-   荏油又称紫苏油,旬邑有两千多年的荏油种植历史,特别是马栏镇及子午岭高海拔无污染林缘地区生产的有机荏籽,榨取的精油,富含а-
 - 关注:260
 
 
  
- 底庙大葱
 
-   旬邑县底庙镇位于陕甘两省交界处,由于海拔较高,光照时间长,夏季雨量多,秋季气候凉爽,空气干燥、红粘土壤及适宜大葱喜凉爽生长
 - 关注:260
 
 
  
- 蓼花糖
 
- 蓼花糖是风味独特的传统点食之一,于明代已有生产。原名辽化糖,清代改为蓼花糖。其用料为江米、芝麻、白糖、饴糖等,经制坯、膨化、成
 - 关注:260
 
 
  
- 白村苹果
 
- 白村隶属陕西省礼泉县西张堡镇,地处关中平原腹地,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村1890人,耕地面积3400亩。种植、养
 - 关注:259
 
 
  
- 旬邑韭菜炒土鸡蛋
 
-   旬邑韭菜炒土鸡蛋是旬邑家常菜之一,以旬邑纯天然无污染的农家韭菜和农家土鸡为原料,其鸡蛋色泽黄亮、营养丰富,别有一番美味。韭
 - 关注:259
 
 
  
- 旬邑饸饹
 
-   饸饹,古书中谓之“河漏”。关于饸饹的做法,清代高润生在《尔雅谷名考》中有十分详细的记述:“系以水和面为团,用木机榨压而成。
 - 关注:259
 
 
  
- 彬县荞麦凉粉
 
-   彬县荞麦凉粉
  彬县地方风味特色小吃。用荞麦加水制作而成。家庭制作其主要工序有:①脱皮。先将荞麦脱皮、簸净,筛掉细面留下
 - 关注:259
 
 
  
- 兴平油桃
 
-   兴平油桃
  陕西省兴平市西吴镇地处八百里秦川腹地,北依茂陵,南濒渭水,土地肥沃,日照充足,是油桃生长的最适宜区。来祁寨村
 - 关注:259
 
 
    
    
  
  
咸阳特产排行
  
- 旬邑石雕
 
-   旬邑石雕自古闻名,旬邑县底庙镇万家川人万政银,从小酷爱美术、泥塑、雕刻。他先尝试着做泥人,后又用当地的沙石做佛像。他跑遍了
 - 关注:449
 
   
- 三原小磨香油
 
- 三原小磨香油是陕西咸阳三原的特产。
 - 关注:389
 
   
- 礼泉小河御梨
 
- 小河御梨又称小河梨、小河酥梨,具有“皮薄核小渣细糖度高”等优点,果肉白色,质细酥脆、汁多、味甜、品质上等
 - 关注:382
 
   
- 菜疙瘩
 
- 菜疙瘩的作法和菠菜面相似,将新鲜的绿色蔬菜菜叶切碎后加入适量面粉一起和面,和的稍微软一些(比粘稠状稍硬即可)
 - 关注:371
 
   
- 三原白封肉
 
- 调料:食盐、葱、姜、桂皮、料酒、茴香籽、水、肉豆蔻。  
 - 关注:369
 
   
- 陕西萝卜饼
 
- 制作材料:精面粉650克,白糖350克,熟猪油250克,生猪板油丁50克,萝卜丝250克,红枣25克,芝麻15克。  
 - 关注:343
 
   
- 琥珀糖
 
-   咸阳琥珀糖是关中四糖之一(咸阳琥珀糖、三原蓼花糖、耀县雪花糖、富平琼锅糖),其渊源追溯于秦时,传承发展两千余年,是咸阳地域
 - 关注:339
 
   
- 咸阳茯茶
 
- 陕西茯茶出自于陕西咸阳市泾阳县,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她兴于宋,盛于明清和民国时期。
 - 关注: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