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丰堂
惠丰堂饭庄创始于清咸丰八年(1858年),当时的地址在北京前门外大栅栏观音寺街,开始时只办红白喜事,有事临时雇伙计,现攒班儿,俗称“冷庄子”。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山东福山人张克宣出资800两白银买下此饭庄。张克宣与清宫御前总管太监李莲英的干儿子李季良是盟兄弟,李季良给了张克宣一笔银子,把惠丰堂整修一番。张克宣善于经营,他花重金请来当时名噪京师的朱九当灶,开设散座、包办酒席,将惠丰堂改成了热庄子。他还办了个戏班子,落脚在惠丰堂。尚小云就是惠丰堂的红角。张克宣厨艺精湛,亲自下厨,精心研制烹调技艺,并不断翻新菜肴,从而形成独特风格,起扒、烩、爆菜独树一帜,闻名京城。从此,惠丰堂与京城著名的聚贤堂、福寿堂、天福堂、会贤堂、福庆堂、同和堂、庆和堂并称“八大堂”。惠丰堂最有名的要数烩菜,烩鸭丁鲜蘑、烩生鸡丝、烧烩爪尖、糟烩鸭肝等,有汁浓色鲜、味厚不腻的美誉,享誉京城。颇受达官贵人、巨商的青睐,清朝官吏经常光顾。惠丰堂弛名京城后,受到慈禧太后的关注。她下旨令厨子入宫做御膳,品尝后备加赞赏,并赐亲题牌匾,御用“圆笼扁担”作为可随时入宫的标志。慈禧酷爱明菜,频点频传,从此惠丰堂的菜肴成为宫庭御膳。民国后,惠丰堂名声依旧,北洋军阀皖系首领段祺瑞,北洋军阀张勋、吴佩孚,戏曲界老前辈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荀惠生,著名武生杨小楼先生等常来聚会。历经清末烟火和民国风云,经营山东菜肴的“堂”字号先后倒闭,唯有“惠丰堂”奇迹般地幸存下来,成为昔日八大堂中仅存的一枚硕果。1956年公私合营后,北京市为了调整餐饮业,将惠丰堂迁至复兴门外海淀区翠微路商场。97年翠微路地区改造,惠丰堂迁入翠微大厦五层。
来源:名希特产网 时间:2025-04-19
关注:
饮食礼仪特产推荐
饮食礼仪特产排行
- 冻羊糕
- 羊肉有益血、补肝、明目之功效,对治疗产后贫血有很好的效果。羊奶与牛奶相比,富含更多脂肪和蛋白质,是肾病病人理想的食品之一,也是
- 关注:216
- 奶香花生牛轧糖
- 材料:棉花糖300克,奶粉200克,烤香的花生300克,黄油90克(花生提前炒香或者倒入烤盘,预热烤箱175度,中上层上下火,烤15分钟,放凉
- 关注:174
- 街头小吃凉皮
- 小麦面粉,清水,黄瓜,香菜,蒜,花椒
- 关注:163
- 牛轧糖
- 做过糖之后发现,含糖量那叫一个高;最大的制作心得不是锅铲比较难洗,而是千万别在夏天做牛轧糖。
- 关注:161
- 爽滑解暑仙草冻
- 我所说的仙草冻,其实我们这儿从来就是把它叫做凉粉。我是后来才知道,在我们大中国,大名鼎鼎的凉粉原来可以是截然不同的两样食物。
- 关注: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