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肉宛
齐白石杜撰“烤”字
单就“烤肉宛”三个字的匾就有一段典故。那是上世纪四十年代末的一天,一位名叫唐友诗的记者请齐白石老人去烤肉宛品尝烤肉。齐老笑着说:“我的牙齿,哪里嚼得动?”记者说:“正因为让您嚼得动,才请你”,随后又补充一句,“那肉嫩得跟豆腐似的。”齐老便拿起手杖,一道去了。果然,烤肉独特风味,白石老人赞不绝口。烤肉宛趁兴向齐老求字。齐老答应题匾。饭罢,二人一起来到手帕胡同唐记者的家,拿出宣纸便提笔作书。没想到,齐老只写了一个钟鼎“烤”字,写完之后,突然停笔,稍加思索,又在下面缀了一行小字:“钟鼎本无此烤字。此是齐璜(白石老人名)杜撰”。写毕掷笔大笑,兴冲冲地走了。这个“烤”字后经装裱后挂在烤肉宛店堂里。白石老人走后,大家欣赏齐老的题字笔力遒劲,连连赞叹,但是只有一个“烤”字,能不能算匾?也有人出主意。不如仿其笔锋,添上“肉宛”两字,成为一块匾。后来认为那样不妥。就用这一个字,挂在墙上,当做“烤肉宛”的牌匾。
1946年,齐白石老人已是八十六岁高寿,烤肉宛再次向老人求字。白石老人便写了“清真烤肉宛”牌匾。同时画《梅花图》并题诗:“步寒松柏同精健,知是无生热血多”。此后,八十八岁寿日又画寿桃送烤肉宛,画中题字:“仁者多寿”。可见,白石老人与烤肉宛之情深。文武两吃老京味
说起来,烤肉宛一道烤肉能够成为名菜。除了质量特色外,还少不了“地利与人和”。烤肉宛最早落脚宣内安儿胡同西口,经过40多年苦心经营,到1723年这才在宣内安儿胡同西口路东置办了门脸儿,立了字号。当时,烤肉宛往南是有名的琉璃厂,往北是西单闹市口,往西是醇亲王府。南来北往的人多,加上那溢油荡香的烤肉实在惹人垂涎,买卖当然好。长袍马褂、布衣百姓都闻香下马,烤肉的诱人之处还在于蕴藉其中的文化。“文武两吃”谓之“老京味”。文吃,多是“长袍马褂”们的斯文吃法,由伙计烤好送上桌;而武吃,说的是自烤自吃。过去的“爷们”吃烤肉时人人手执尺二长的“六道木”守在炙子旁,一只脚蹬长条板凳上,自己将腌渍好的肉,摊在松香缭绕的烤肉炙子上翻而炙熟。边烤边饮酒,烤者人人“屠门大嚼”,在酣畅淋漓中体味武吃乐趣。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城市改造使得相当部分的老字号面临拆迁。1992年,烤肉宛与澳门一家公司首开老字号合资先河,投资近千万元进行环境装修,将原址老店改为烤肉宛特味饭庄,经营“海派清真菜”。而老店的原班人马在位于复兴门93号(原广源泰饭馆)另起炉灶,叫复兴门烤肉宛。烤肉宛合资后,“时髦”的特味饭庄并没因宽敞的营业面积、上档次的装修和雄厚的资金带来理想的效益。6年后,当时的华天饮食集团重金赎回了烤肉宛。合同解除后,“烤肉宛”在宣内大街“二次”起家。1998年7月烤肉宛原班人马“打道回府”,在老址二楼重新支起了百年铁炙子,而且明厨亮灶。没多久,老顾客又回来了,不少新顾客也常“回头”成为熟客。
2002年3月19日,由政府部门牵线,在海淀万泉河路69号,建立了海淀烤肉宛店。之后,聚德华天又在南礼士路58号建了烤肉宛总店。除传统烤肉外,还增加了30余种自烤品种,一楼大厅一水儿的环保型炭烤炉。调料上也有了新变化增加十余种时尚口味。烤牛羊排、烤肥牛、烤大虾,烤鸡鸭,烤鱿鱼、鳗鱼等。咸鲜、甜咸、孜然口、酸甜辣咸二三十种调料自己挑。
来源:名希特产网 时间:2025-04-14
关注:
饮食礼仪特产推荐
饮食礼仪特产排行
- 冻羊糕
- 羊肉有益血、补肝、明目之功效,对治疗产后贫血有很好的效果。羊奶与牛奶相比,富含更多脂肪和蛋白质,是肾病病人理想的食品之一,也是
- 关注:216
- 奶香花生牛轧糖
- 材料:棉花糖300克,奶粉200克,烤香的花生300克,黄油90克(花生提前炒香或者倒入烤盘,预热烤箱175度,中上层上下火,烤15分钟,放凉
- 关注:174
- 街头小吃凉皮
- 小麦面粉,清水,黄瓜,香菜,蒜,花椒
- 关注:163
- 牛轧糖
- 做过糖之后发现,含糖量那叫一个高;最大的制作心得不是锅铲比较难洗,而是千万别在夏天做牛轧糖。
- 关注:161
- 爽滑解暑仙草冻
- 我所说的仙草冻,其实我们这儿从来就是把它叫做凉粉。我是后来才知道,在我们大中国,大名鼎鼎的凉粉原来可以是截然不同的两样食物。
- 关注: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