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客服发布特产名希特产网饮食礼仪 [切换城市]
名希特产网
特产首页 小吃大全 饮食礼仪 各地特产 健康饮食

独领风骚各千秋

近几年来,在昆明悄悄兴起了一股用清朝、民国时期留下来的老房子做餐厅的浪潮,在餐饮市场上效果还算是可以,中餐晚餐人流量经常都比较大。

回忆以前由吃饱向吃好转变的时候,餐厅的环境一般都做的比较前卫、做的比较时尚,那时候这样的环境吸引了很大一批食客前往,毕竟大家对于外面的环境了解的还不是很多,在各方面追求时尚的东西、与时代同步伐的东西就成了一时的风气。但热潮过后,人们也慢慢地冷静了下来,心境趋于理智。时尚也无所谓就是环境装扮的花花柳柳一些、西化一些而已。时间长了对于这些自然也产生了一些厌倦心理,又怀念起古老的民族的装饰风格。于是一些餐厅抓住人们的怀旧心理,不失时机地打起了老房子、古风格的主意。这种以古旧装饰、民族装饰为特色的餐厅遂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起来。有些餐厅把其环境装饰一下,改后换面也就变成了古朴的用餐环境,而另外有一些餐厅是直接把古时候遗留下来的房子拿来用,其古风古韵当然也就更胜一筹。

时至今日,各种老房子餐厅已经有许多了。最有名气的当属躲在景星花鸟市场中的一颗印了,这是一幢清咸丰八年(1852年)的老房子,其建筑形式外观方方整整,天井被四方的房子所包围,从高空往下看就像一枚工整的印章。六耳一厅的房间布置、雕梁画栋、金碧辉煌,现在其经营菜肴以昆明的老滇味菜肴为主,如果你不想坐在厅堂里、在院落用餐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想法。

位于翠湖南路中和巷的石屏会馆是另一处拿老房子做餐厅的地方。该会馆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民国十年,由云南唯一的状元袁嘉谷先生和知名人士张芷江先生组织重修,主要目的是用于照顾石屏在昆明读书的无住房学生和旅游、行商之人住宿及商贸聚会。石屏现代很多有影响的专家学者都曾在会馆内住过,并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墨迹,如袁嘉谷先生亲笔题写的“石屏会馆”石刻大字、林则徐题写的“三岛淳风”匾、乾隆年间举人、屏邑著名学者朱奕簪题写的对联等。现经营为各种精品滇味菜肴。

位于东寺街大花椒巷的金碧春是云南省著名爱国将领马骢的故居,至今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进入楼院,沿任何一个通道走,都可以到达主院的每一个楼层,而无需走回头路,此谓“走马转角楼”也,主院在建筑上极富特色。在金碧春用餐,客人品尝滇味美食的同时,可以体味一番老宅主人——马骢的不凡革命经历和昆明的历史。

在昆星花鸟市场还有一个马家大院,是一座建于民国12年的白族民居庭院——护国元老马轸的故居。马轸是昆明市第一任市长,马家大院在80多年的岁月中没有经过什么大的翻修,仍然以原汁原味而保存至今。现经营为老昆明风味的滇味菜品,当然作为餐厅名字也改做了古名居滇公馆。

在麻园村荣军招待所内有两幢建于上世纪30年代的老屋,为法式设计的中式建筑,古香古色。这两栋老建筑的主人是龙云的两位将军。两幢老屋各有一个玲珑的庭院,庭院内藤蔓、吊兰、鲜花相映成趣,绿意盎然,故园便掩映在这红花绿叶中。故园是一间主做滇菜的食府,还制作我省兄弟民族独有的风味菜,大厨根据节令,以独特考究的方法,把来自原产地的各种主料和配料精心烹制成一道道入口喷香的佳肴。

云和祥坐落于昆明市中心金碧公园东北角的重点文物保护建筑“仁和祥”宅院内。“仁和祥”建筑为坐西朝东二进院跑马转角楼式民宅。建于1904年,原为国民党60军军长张冲(解放后曾任云南省副省长)的宅院。在“仁和祥”这座传统民宅,每个角落都充斥着怀旧的气息。现在的云和祥集川、滇名厨大师和著名文物顾问共铸辉煌。倾情奉献经典菜肴及奇珍野味以飨华夏饕餮。

而位于景星花鸟市场甬道的乐客比萨,用的老昆明庭院,闹中取静。青砖铺地,朱墙碧瓦,红色锦缎做天花板,五彩刺绣当门帘,还有青瓷的大鱼缸,石鼓,以及满院的绿色……一墙之隔,这里就成了十丈红尘之外的一处乐土。这里既是乐客比萨,也是罗科及其爱人苏兰的家。

后新街的1910火车南站、上河老坛、盘龙17号互呈品字形。1910火车南站所在地与早已灰飞烟灭的火车南站仅一江之隔,一座建于1948年的两层西洋风格小楼,大约七八间大小不一的房间,铺就的栗色条木地板,敞开而通透的木框门窗,处处散发出一种从容气派。本来是一处广告公司的办公地点,后改为以滇越铁路为主题的餐厅。上河会馆的名气始于方立钧、叶永青等一批艺术家。以前,上河会馆只是喝茶的地方,也聚集了一批名人骚客。看到火车南站的火暴,作为邻居的上河会馆坐不住了,也开始做起餐厅的生意。冲着“艺术下饭”这几个字,本地艺术家对上河会馆给尽了面子,来这里,不亚于参观一次老昆明的历史博物馆。这里的装饰品,都是很珍贵的艺术品。最初改餐厅的时候经营的是老滇菜,后来由于经营需要改成了贵州菜为主,餐厅名字也换成了上河老坛。盘龙17号以前是民工聚集的地方,经老板慧眼识珠,将它“刨”了出来。除了以新老滇味作为招牌,尤为可贵之处,是在这里可以体验道地的昆明生活。院子里还长着石榴树和桃树,小径通幽。有人戏称盘龙17号为“最后的老昆明院落”。

三坊一照壁的“紫藤阁”原本是一个白族居院,几经战乱、饱经沧桑。正屋及两厢皆由回廊相连,格子门窗、磨砖对缝、粉墙黛瓦。这里为了结合用餐更是营造了紫藤、假山、水井池鱼的环境。

由于岁月沧桑、古老的建筑遗留下来的本身也不是很多,而作为餐厅的更是屈指可数了。有些餐厅没办法,也只好自已造环境来达到类似的效果,如福照楼、1915护国桥头、五十年老昆明等不可胜数。这些地方的古朴用餐厅环境虽然是人为制造的,但是却丝毫不比借用老房子做餐厅的环境差多少,这些地方经常是以某一段历史为主题、餐厅里面尽展这段历史主题的风貌,同样是食客如织、餐者似潮。不管是借用老房子也好,自己营造环境也罢,各个都是独领风骚,尽展其光芒。

诗曰:

檀梓遗今烛花烬,偶遇固感倍来亲。

罘罳屯露映眼彻,赑屃泛光拂尘勤。

雕栏玉契新颜入,王堂谢厅时燕临。
来源:名希特产网 时间:2025-04-06 关注:
饮食礼仪特产推荐
饮食礼仪特产排行
  • 冻羊糕
  • 冻羊糕
  • 羊肉有益血、补肝、明目之功效,对治疗产后贫血有很好的效果。羊奶与牛奶相比,富含更多脂肪和蛋白质,是肾病病人理想的食品之一,也是
  • 关注:215
  • 奶香花生牛轧糖
  • 奶香花生牛轧糖
  • 材料:棉花糖300克,奶粉200克,烤香的花生300克,黄油90克(花生提前炒香或者倒入烤盘,预热烤箱175度,中上层上下火,烤15分钟,放凉
  • 关注:174
  • 街头小吃凉皮
  • 牛轧糖
  • 牛轧糖
  • 做过糖之后发现,含糖量那叫一个高;最大的制作心得不是锅铲比较难洗,而是千万别在夏天做牛轧糖。
  • 关注:161
  • 爽滑解暑仙草冻
  • 爽滑解暑仙草冻
  • 我所说的仙草冻,其实我们这儿从来就是把它叫做凉粉。我是后来才知道,在我们大中国,大名鼎鼎的凉粉原来可以是截然不同的两样食物。
  • 关注:159
回顶部名希特产网©版权所有